55

水边的绿色“景观” - 宁波市城市展览馆

2020年01月10日

作者:gooood谷德设计网                                        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

 

不只是博物馆

 

在圆满完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后不久,建筑事务所playze和Schmidhuber又再次联手,赢得了宁波市城市展览馆的竞标。在竞标成功的八年后,这座博物馆终于落成,并于前不久正式向公众开放。宁波市城市展览馆位于新开发的“宁波东部新城”的中心地段,毗邻着市政厅和市政广场。

 

▼展览馆鸟瞰图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展览馆——“城市规划博物馆”,以便于向公众展示城市发展在现阶段已经取得的成就。宁波市城市展览馆并不只是一个展览空间,它更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聚集地。它将市民、儿童、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人士、专业学者、公务员和政府人员等对空间的需求结合在了一起,在城市新区内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从而促进了市民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对话。

 

▼展览馆鸟瞰图,在城市新区内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 

 

 

 

连续的景观空间

 

为了强调该展览中心的公共属性,设计团队在其周围设置了一系列连续的水景,使其成为了城市公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步道、桥和街道相互交织,将前来参观的游客引至建筑的各个入口。此时,公园和建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展览馆外观远景,周围设置着一系列连续的水景 

 

▼被水面包围的展览馆

 

▼展览馆外观远景,公园和建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展览馆外观街景 

 

这个建筑面积高达24,929平方米的巨大建筑体量包含了四个主要展区和一个连接所有展区的中央中庭空间。这种空间规划不仅将建筑形体破开,使其不再是一个视觉上的“庞然大物”,更在建筑周边创造出一系列舒适的人性化空间。从城市街区的层面上看,本项目明显区别于其周围环境里的各种“巨型建筑体量”,在邻里中营造出一定的亲密感。游客们可以在展览馆中自由地漫步,尽情地探索和体验各种建筑和景观空间,并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

 

▼展览馆外观近景,完整的建筑形体被打破

 

▼展览馆外观近景,在邻里中营造出一定的亲密感

 

▼展览馆外观局部 

 

 

半透明的陶瓷表皮

 

宁波市拥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人们口中所说的陶瓷之路(Ceramic Road)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可以说,从古至今,宁波这座城市在中国乃至国际的陶瓷贸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本项目选择釉面陶瓷作为建筑表皮的唯一原因。这种釉面陶瓷不仅致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更能短暂地反射周边的景观环境。根据时间、季节和天气的不同,反射在建筑表皮上的图像也不尽相同,从而创造出一种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动态感。

 

▼展览馆近景鸟瞰,选择釉面陶瓷作为建筑表皮

 

▼展览馆外观局部,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和景观的朝向来调节釉面瓷砖的疏密

 

▼釉面陶瓷可以反射周边的景观环境

 

▼展览馆釉面瓷砖表皮局部

 

从远处看,建筑的表皮就像是周围景观的自然延伸。在建筑形式和表皮反射特性的帮助下,立面表皮在视觉效果上与周边环境和谐地融为了一体。走近看,表皮在细节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它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和屏障,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和景观的朝向来调整自身的透明度,在几乎完全通透到完全不透明之间不断转换。具体来讲,展览空间周围的陶瓷表皮叠合得十分严密,透明度极低;而在公共休息空间的周围釉面陶瓷的数量就会相对减少,从而不仅确保了自然采光,更为游客们提供了绝佳的景观视野。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光线从建筑表皮的缝隙中漫出,将整个展览馆笼罩在淡淡的光晕之下。

▼夜幕中的展览馆远景

 

▼夜幕中的展览馆,光线从建筑表皮的缝隙中漫出,整个展览馆都被笼罩在淡淡的光晕之下

 

 

 城市体验

 

展览空间主要位于展馆的三层和四层。一二两层容纳着各种公共空间如餐厅、图书馆、阅览区、一系列聚会区、儿童教育空间和游乐场、教室以及大型的多功能活动厅等。展馆的屋顶上设置着一间咖啡厅,游客们可以在此放松身心、欣赏周边的城市景色。

 

▼展览馆室内,设有各种公共空间

 

展馆的二层设置着四个主入口,每个主入口都直接通向中央中庭。参观流线从顶层开始,顺着中庭周围的坡道系统一路向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流线来源于空间序列的自然流动,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因而给人一种与室外景观相似的自然连续感。参观者如同居民在城市中生活一般地在展馆中探索发现。他们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室内外展览空间、休息区和景观平台之间,在观展的同时欣赏新建的城市环境。

 

▼展览馆室内,给人一种自然的连续感

 

 

数字化项目 

 

 

尽管设计团队并没有刻意地在项目中使用数字化工具,但不得不承认,本展览馆的设计、开发和建造都离不开尖端数字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应对主结构体系、幕墙、次结构体系和陶瓷表皮空间分布等的复杂性,设计团队必须编写特定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不仅可以自动生成建筑结构和立面系统的3D模型,更可以针对不同的承包商生成特定的施工图纸。项目的各方面设计和施工都通过一个中央的BIM模型进行协调,为设计团队控制和管理建筑的可持续技术(如可控的通风系统、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以及光伏发电等)提供了机会。此外,这个BIM模型还为工程造价预估、项目进程控制、招标、工地监管和建筑的未来维护提供了基础。

  

▼立面细节

 

 

 旅程即奖励

 

 

从竞赛阶段到实际落成,整个项目耗时八年多。坦白来讲,本项目的落成需要极大的耐心,不同的决策者、新出台的法规、更新的城市规划、新的团队成员以及许多其他意料之外的事态发展等随时都会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这时,保持对项目核心内容的关注和在各方面之间进行调解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本展览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各方面协调的结果。

  

▼展览馆夜景鸟瞰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剖面图

 

 

.END.

 

注:本文转载自gooood谷德设计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 szhjsj2017@163.com

联系电话: 0755-26407813

广州市弘基市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路3081号盛世大厦401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23571454号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