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泛建筑时代的新型城镇化 ​- 枫桥古镇更新,浙江

2019年07月08日

作者:gooood谷德设计网                      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

 

泛建筑时代

新型城镇化

 

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中就指出,建筑学的任务以及建筑的外延内涵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孟建民提出的《关于泛建筑学的思考》中,也清晰的点明建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动态的关联性。

 

这几年来,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各种拓展,建筑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建筑师被赋予了全新的责任和期望去直接面对一些传统意义的建筑学外的各种问题,即非建筑物本身的变量,建筑学的边界正在被快速的打破,“泛建筑”的时代真正的开始落实到实践的层面。

 

▼山水-古镇  ©山嵩

 

▼城镇维度的泛建筑变量

 

泛建筑对象

枫桥古镇

 

枫桥,一个浙江诸暨的千年古镇,历史上因“古越建都”、“枫桥三贤”成为诸暨东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1962年的“枫桥经验”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样板而闻名全国,近期以来,枫桥乡贤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是让访客络绎不绝。

 

然而表面上名声显赫的古镇,事实上却落寞萧瑟。2015年年底,当整个城镇复兴的任务交给项目组的时候,激动的同时我们非常忐忑。作为建筑师,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一个“纯建筑”项目,复合的发展需求、不确定的工作对象、模糊的设计目标、甚至没有任务书,没有可行性报告,也没有预算。在传统的专业体系里很难找到适合这类对象的技术手段,也无法找到与之比配的工作模式和保障机制。

 

▼村民与古镇

 

泛建筑实践

七个维度的差异

 

一切都需要摸索,但一切都具有超越传统“建筑学”的意义。四年来,我们持续地在枫桥工作,怀着建筑师的乡土情怀,扎实而创新地做着“泛建筑”的实践。整理了此类项目在七个维度上与传统建筑项目存在的明显差异。

 

▼七个维度的差异

 

决策维度(零维)

 

“该不该有?”是首先要解决的“存在性”前提。当我们第一次“自作主张”地提交《枫桥古镇更新发展规划方案》的时候,提出了“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三年三步远期计划和三年三步近期计划,同时罗列出与目标相匹配的大量的落地的建设子项。很多时候甚至超越了建筑学的范畴,而在行使一个决策者的职责。

 

▼三年三步计划

 

▼枫桥“现代古镇”发展策划

 

主体维度(一维)

 

一般建筑项目的主体很明确,但作为小城镇项目,建设的主体就非常复杂。

 

在建设主体方面,一般是分别承担了政策制定、投资、审核、管理、资源导入等的相关各个部门;在工作主体上利用多方联合平台的构建,联合相关企业,通过开放工作平台、整体运营、分渠道管理、项目规划和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运作;在使用主体上,又牵涉到小镇运营和使用的市民、游客、协会、孵化器、投资者、创客、运营商等主体。而且往往这些主体可能是互相转化的,穿插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之中,非常复杂。

 

▼枫桥 ©赵强

 

▼枫溪边的枫桥古镇 ©赵强

 

▼枫溪  ©赵强

 

▼古镇青年街  ©赵强

 

▼枫桥 ©赵强

 

技术维度(二维)

 

(a) 新旧平衡:首先小城镇往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小城镇的物质空间里蕴含着太多诸如自然地貌、老旧建筑、历史记忆、文化传承等,这既不是大量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中的推到重来,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新建项目,是真正的“整体织补式”的有机更新。

 

▼新旧平衡:青年街 ©赵强

 

▼新旧平衡:孝义路 ©赵强

 

(b) 多规合一:在规划之前,小城镇项目一般都需要现有策划先行的过程。在策划取得认可后,我们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三合一进行统一设计,内容比较偏设计而轻规划,这与目前规划体系内所提倡的“多规合一”实际上是非常吻合的,而且是自然而然的。

 

▼新旧平衡:枫溪边的古镇 ©山嵩

 

(c)专业协同:小城镇在设计对象的类型上和城市是一个级别的,除了规划、建筑以外,还包括了市政、交通、能源、安全、灯光、景观、智能、城市家具等等所有建设领域内的设计项目,大量的设计交叉协调和整体效果的把控都成为主设计师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孝义老街鸟瞰 ©山嵩

 

▼孝义老街 ©赵强

 

▼孝义老街枫桥记忆馆 ©赵强

 

空间维度(三维)

 

(a) 整体性和个性化的平衡

(b) 空间发展和保护的平衡

(c) 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平衡

 

▼古镇-主入口区-城市 ©山嵩

 

时间维度(四维)

 

建筑物的时间维度强调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参数的平衡。首先建筑物有明确的寿命周期,一般为50年;其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比如建设成本、碳排放量、空间利用有效率、节能参数、材料循环利用率等;再次建筑物完成目标寿命后也有明确的处置方式,或拆除或改建。但在小城镇项目的时间维度上考量的平衡要素要比建筑物更多更复杂。

 

(a) 传统和现代的平衡

(b) 建设和运营的平衡

(c) 设计和自生长的平衡

 

▼功能置换

 

▼古镇-主入口区 ©赵强

 

▼古镇主入口区-建筑组团  ©赵强

 

▼院落 ©赵强

 

▼庭院局部 ©赵强

 

▼古镇主入口区- 映月 ©赵强

 

▼地域化表达 ©赵强

 

体系维度(五维)

 

小城镇是最小的城市单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突破我们专业对应的具体的三维物质空间体系外,一个城市正常运转所拥有的生态、交通、能源、社会治理、产业、教育、防灾等等体系小城镇都有,所以城市是一个大体系综合体。

 

大城市的尺度让我们很难感受到这些体系对一个单体建筑项目的影响。但在小城镇尺度下,尺度小显得体系很紧密,一不留神就触碰到了,互相之间的影响就比较明显。

 

▼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例如社会治理体系,枫桥以“枫桥经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享誉全国,枫桥的政府和居民非常具有公众参与的意识,所以在枫桥小镇建设项目中给予了普通居民享有重要的决策权,很多设计的细节都是现场与居民商量协调后确定实施,一方面化解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增强了设计的落地性。

 

情感维度(六维)

 

除了以上一些理性的维度,好的建筑是有温度的,在小城镇层面,人与空间的情感关联同样是具备的,甚至是更加强烈的。这种情感让我们在设计中无法回避,也是小城镇项目的更高的追求和最终的目的。

 

(a) 情感的聚落:一个小城镇聚落既有乡村聚落的乡土情感,也有着城市聚落的体系完整。在设计中,也非常注重对当地人情感的保护和回应,现状存在的要予以保护利用,曾经存在或者当地居民希望存在的也尽量的挖掘和塑造。(b) 人文的承载:人文是产生于情感的凝结物,每个小镇都有其特殊的人文积淀,从而由内而外传递出独特的气质。

 

▼情感平衡:唤起人与环境的情感关联

 

结语

 

我们在最近几年的浙江省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中,面对小城镇这样全新的设计对象,确实感受到了影响因素的纷扰和评价体系的缺乏。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平衡建筑”理论为基础,推广到用维度去归类小城镇建设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尝试相对系统地罗列出小城镇泛建筑项目的相关影响因子。

 

同时,枫桥古镇更新项目我们一直跟踪了4年多,感受深刻,案例丰富,成为了这个维度体系的泛建筑实践佐证。

 

▼项目分布 ©山嵩

 

项目图纸

 

▼古镇更新总平面图

 

▼古镇更新立面图

 

▼孝义路更新立面图

 

▼青年街41、43号改造图

 

项目名称:枫桥古镇更新
项目位置: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
建筑面积:109327㎡
完工日期:2018.05.10
摄影:赵强、山嵩

.END.

 

注:本文转载自gooood谷德设计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 szhjsj2017@163.com

联系电话: 0755-26407813

广州市弘基市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路3081号盛世大厦401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23571454号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