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区构成—— 街+巷+坊+院+场的规划格局,“小院子”设计
作者:HMD搜建筑 来源:HMD搜建筑
Zumthor曾说:
“建筑总是关乎这两个事情:地方和用途。”
“大理的小院子””项目,亦是定位于“向大理传统文化学习,创造在地体验感”,试图在市镇的尺度、在大理式生活的维度中锚固核心,营建属于大理的小院与生活方式。
「破,然后立 」
构筑新型社区格局
基地位于大理苍山脚下,洱海之滨,东侧与村落接壤,一条茶马古道穿过场地。214国道则连接起场地与大理古城、大理市区。规划面积达到979,628.28平方米,主要承载居住功能。
大理的小院子大一期鸟瞰
项目早前进行过一次规划,局部已进入建设阶段。HMD设计团队的工作范围包括策划及城市设计、 概念规划、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以及建筑初步设计。而这些工作的起点,在于突破——更充分地考虑“地方”因素,由此出发去思考、去突破,找到建筑与空间设计自然生长的契机。从精神、文化层面推导其对空间营造的影响,进而再现属于大理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建,并联系 」
共享与开放
新规划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结为——“我,就在大理。”其中要义,是实现空间使用者的预期与地方特质之间的联结。规划首先从城镇的层面上梳理基地周边的资源,复原茶马古道,连接场地与周边相邻聚落,开发希尔顿酒店东侧用地,连接起公园、酒店、田园与洱海。
茶马古道的修复具有文化与功能组织的双重意义,它本身就指向“汇聚”、“共享”、“开放”之传统,又能够串联新镇与自然村落。规划同时建立漫行步道以连通所有街坊,充分加强公共区域的体验性。最终,整个项目将成为一个环洱海地区的聚落、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市镇,大理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局,有层次 」
街+巷+坊+院+场的构成方式
从私人空间到公共场所,从小院到山与海,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所有的聚落都呈现“街+巷+坊+院+场”的构成方式。“大理的小院子”所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街道与巷道串联起整个市镇中心,街巷组成共享的公共空间,街坊、院落形成私密、专属的生活空间,建筑与景观营造讲求自然生长、适度融合。
「 院 」
有机生长,自然聚落
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曾有记载:”河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充分与自然融合的人居景象,令他感叹“余******海内遍矣,唯醉心于是。”
院落,是大理民居的普遍存在方式。因地势而成的院落自然地聚集在平地、在山地,形成不同的格局形态。“大理的小院子”汲取平地与山地的聚落类型,剖析基本的院落构成,尤其是“U型三坊一照壁”这一最符合大理当地环境的建筑单元,因地形、用地、定位等因素灵活地组成丰富的院落形式。
设计是对传统院落的现代演绎。
从院落,到巷道、街道,到大理的风、花、雪、月与山川水系,“大理的小院子”在建筑形式上的稳定性,支持着人们在其中充分地流动、充分地接触,充分地体验。诚如林语堂所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在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
平面图(大一期)
独院户型平面图
独 院户型立面
合院户型平面图
合院户型立面图
...
项目名称:大理的小院子
项目区位:云南 · 大理
规划面积:979,628.28平方米
建筑面积:395,800.15平方米(大一期)
设计机构:HMD
工作内容:策划及城市设计、
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初步设计、细部大样深化
施工图: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
注:本文转载自HMD 搜建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山地院落,HMD采用“天平地不平”的做法,通过筑台、悬挑高低变化等营造参差错落的层次,与视野之中的苍山、洱海建立起美好的联系。在院内,从大理人所喜爱的廊厦空间中汲取灵感,营造怡人的活动空间——从晒太阳、吹凉风,到聊天、聚餐、喝茶,提供典型的“大理式休憩”场所。同时,赋予院落功能上的弹性,为生活机能的转换预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