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大师到田园农夫,他花2年时间改造破民房,只为给城里人找到一条回家路
作者:民宿头条 来源:民宿头条
他叫朱胜萱,70后,
出生在云南一个小山村,
16岁那年进城求学。
怀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
大学时,他选择了城市管理与设计专业,
靠着对设计的热爱,和一股拼劲,
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直到2010年,
他作为上海世博会景观总设计师一战成名,
也是那一年,一场大病被查出……
在生病休养期间,
他静静地回顾人生,蓦然发觉,
灯红酒绿的城市呆了几十年,在这一刻,
他最想念却是乡村,却是大山。
忽然而至的想法让他翻出地图,
在上海周边,找了许久,
终于发现了一处有有山有水的地方,
那个地方叫做莫干山。
带着儿时的乡间记忆,
他在这里找到了一处废弃许久的小学,
开始改造一个“容得下乡愁”的地方。
本以为一手打造世博会景观的他,
应对5栋小屋自然不在话下,
但对这里,他倾注了太多期望,
整整两年过后,屋子才终于落成。
屋子前面是一座极漂亮的茶山,
后面是一片竹海,
所以,朱胜萱为它起名叫:望山。
沿着山间小路,转一个弯,
山坳之间,粗砺古朴青砖房便映入眼帘。
和茶山、翠竹融为一体。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乡土景观,
房屋保留了原本的结构和质朴的感觉,
每间屋子用一扇木门隔开。
伴随着“吱呀”声,推开房门,
视线却直直地穿堂而过,
满山的青翠蓦然出现在眼前。
作为打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
朱胜萱明白,大树、鲜花、
溪流、虫鸣、鸟叫,
这些才是这里最让人惊艳的美景。
所以屋子内的设计,
他花费许多心思来做减法。
干净的白墙,素雅的清水泥,
搭配刻画着年轮的木材,原生自然。
秉持着敬天守礼的原则,
许多布置回归乡间,回归纯粹。
阳台正对一座青山,
清晨睁开眼睛,
立刻被从落地窗沁入的绿意包围了。
清风徐徐而来,从堂前穿透到屋后。
夏日也不觉得炎热。
房间里没有电视机,
甚至最初也没有网络,
但有着整整一座山的美。
不过,看似简单的布置背后,
却是不菲成本与数个日夜的思考。
为了让天花板直接裸露,
他费了很大工夫将隔热层灌注进去。
为了让整个空间看不到排水管,
房间的墙体做了特别设计。
甚至房间里每一个开窗位置,
都经过不断的调整,
直到每一扇窗都能看到最美的山景。
细节的追求也近乎偏执,
当地淘得的老古董家具,
都是我们儿时记忆才有的剪影;
床和柜子,则由当地民间手艺人亲手打造。
而为了让人们体验最真实乡间生活,
也为了小屋的食物安全,
在屋子不远处,他还租下了60亩农地。
农种上秋葵,紫苏和玉米各类农作物,
遇上成熟季节,还可以提着篮子采摘。
而在农地一侧,
他又建起了一栋小屋。
与望山对应,
取名叫:依田。
朱胜萱说,
“在这座山,这蓝天,这满山的茶树面前,
内部所有的修饰都是多余的,
就是要把你赶到外面来,
到山里去,到田间去。”
开春时节的山里格外热闹,
原舍的背后就是一片茶园。
下午你可以跟着阿姨一同上山采茶
若是采完茶还有几分兴致,
也可以向老师傅讨教如何炒茶。
在莫干山竹林密布的土壤之下,
可能隐藏着数不胜数的笋。
它们有的隐匿在土地之下,若是当地人,
一眼便能辨别发现,镰刀一落地,
便能露出笋的面目。
除去山间的美景,
莫干山下的小镇也是别致的很。
德清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
你可以在这里专心做一个陶器,
感受泥土最本质的一面。
传统扎染工艺无比神秘,
所以来莫干山千万别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由于扎染是在水中进行,
并不能人为控制纹路,
所以最终的每一件成品都会不一样,
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在山里镇里逛够了,
晚上回到望山,
大厨早已为你准备好伙食。
阿姨自制的酸菜能让你念念不忘。
白粥落肚,胃里暖暖的。
还有精致的农家小菜,
爽口又有乡土味。
入夜,微黄的光线从床头晕染开来,
告诉你该日落而息,
伴着蛙鸣做一个田园的梦。
“坐上乡野道上吱吱作响的牛车,
闻着路边的花香、哼着小曲,
偶尔下车捡块石头,
丢向池塘惊吓那群慵懒的肥鹅。”
朱胜萱说,
这就是他儿时的乡间记忆,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美好不要消失。
.END.
注:文章来源民宿头条,十分感谢小编的悉心整理,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